我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551前479年间,《论语》中就有“不时不食”的记载,此“不时”栽培的语源。西汉年间(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据《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菇,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说明我国在2000多年前已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多种蔬菜。在公元618907年的唐朝,诗人王建在宫前早春诗中写道:“酒幔髙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苑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说明1200多年前已利用天然温泉的热水进行瓜类栽培。又据元朝(公元12791368年)王祯《农书》记载:“冬至移根藏以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又说:“就归畦内,冬月以马粪覆之,于向阳处随畦用蜀黍篱障之,遮北风,至春,疏芽早出”,“十月将稻草灰盖三寸,又以薄土覆之,灰不被风吹,立春后,芽生灰内,即可取食”。说明600多年前,已有阳畦、风障韭菜栽培。明朝(公元 13681644年),王世懋在《学圃杂疏》中写道:“王瓜,出燕京者最佳,其地人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实,中官取以上供。”说明400多年前,北京利用温室进行黄瓜的促成栽培,已享誉中华。直到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传统的北京阳畦、北京改良温室的结构性能和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并出版了调查研究报告专著,对促进阳畦、温室设施和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大中城市迅速推广应用以及改善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