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都可以实现将科学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生产模式、高效的生产技术、优质的生产资料等提供给农民,促进农户及企业的经营理念更新和生产加工运输技术提升,对沁水县以及周边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现代化农业产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一定程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产业增产增收,带来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为沁水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驱动作用,同时,新型温室大棚蔬菜生产规划对于加快本地群众脱贫步伐,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任务,为沁水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推进沁水县农业转型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把新型温室大棚农业发展作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温室大棚蔬菜产业是提高现代农业技术配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加快实现山西沁水县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跨越发展。
二、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保障沁水县居民蔬菜供应
大力推广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能够解决换季蔬菜供应的问题,满足老百姓日常饮食需求。
“十三五”以来,山西沁水县蔬菜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创建新型温室大棚蔬菜示范园区带动,全县大棚蔬菜公司、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温室大棚蔬菜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温室大棚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然而温室大棚蔬菜产业结构合理性欠缺、季节性供求矛盾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以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及大中棚为主的温室大棚蔬菜产品占全县居民秋冬季节需求的40%左右。因此,山西沁水县发展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和以大中棚为主的反季节设施蔬菜产业,可以确保本地区蔬菜市场货源供应。
三、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促进农业技术及农艺生产的推广应用
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涉及种植、栽培、管理、生产、加工等一系列农业技术及农艺生产流程,是一个温室大棚全产业链工程。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将大棚蔬菜产业基地不断规模化、生产流程标准化,加强大棚蔬菜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打造温室大棚蔬菜知名品牌,挖掘大棚蔬菜价值,打造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并通过合作、交流来推广农业技术及农艺生产。
四、 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增收
温室大棚蔬菜产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温室大棚生产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发展温室大棚蔬菜还能辐射周边产业,比如建筑、农资、加工、物流、旅游等,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渠道。
蔬菜质量由高到低,蔬菜种类由少到多;单位产值能耗由高转低;效益由低转高;季节性滞销转变为周年均衡供应,实现山西沁水蔬菜产业丰产、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作为山西省58个贫困县之一,沁水县紧紧抓住省、市扶贫政策的机遇,围绕“整村推进开发、产业扶持、扶贫移民、百企千村、科技培训”等重点工作,凝聚合力,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扶贫幵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贫困乡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乡村小规模,区域大批量”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脱贫产业,设施蔬菜作为产业脱贫部分中的重要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据《沁水县发展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五年行动方案(2016-2020年)》出台,2016年通过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基地,提高设施蔬菜产量,提升设施蔬菜产值,其中设施蔬菜产量已达2.5万吨,日光温室蔬菜每亩收入达4万元,春秋大棚蔬菜每亩收入达2万元。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助力农民上岗就业2000余人,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六、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是能够响应“绿色”发展要求,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国家要求新型温室大棚蔬菜绿色生态、无公害,通过对于蔬菜产业进行技术支持与政策引导,使得温室大棚蔬菜的无害化、绿色化、循环再生性生产进一步推动,相应了“绿色”发展要求;配合养殖业发展,使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利用,用作肥料循环到设施蔬菜产业中。
发展新型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可以宣传推广节能环保的理念,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棚蔬菜+生态旅游的发展,既可以提高景区周边农民收入,也增强了农民保护赖以生存的周边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良好的景区环境为游客、农民带来绿色生态、清洁卫生、和谐共享的旅游方式。
安晓宁(山西农业大学)、北方温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