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蔬菜种植效益下降原因
1、 万能栽培
部分菜农缺乏对保护设施的了解,将保护地视为保护措施,想随时随地栽培蔬菜,盲目进行提前种植,或反季节栽培的过度追求。这样一来,冻害、高温伤害现象屡见不鲜,使保护地蔬菜栽培达不到预期效果。虽然保护地有进行增温和降温的便利条件,但是,也有湿度大,弱光和盐渍化土壤的缺点。在保护地内对种植品种、温湿度、浇水和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保护地的栽培并不万能,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2、定植过密
菜农在设施方面投入过大,期望能够提高定植密度的做法,达到提早上市以及提高产量,提高效益。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不对的,保护地水肥足,湿度大,且温度高,同品种在保护地生长势强,但是定植密度过大,往往造成田间郁闭,无法较好的通风透气,易诱发病害。同品种蔬菜与露地比,光照较差,定植密度应较小。
3、忽视微肥
大棚种植使蔬菜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缺乏微量元素补充,易诱发生理性病害,化学药剂的使用通常是无济于事的,须通过微肥来缓解病害情况。大棚种植施肥要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硝酸盐含量以及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为目的。通常,都要以有机肥为主,对配方施肥加以推广,做到能够有效控氮、稳磷、增钾,使用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及蔬菜的专用肥,针对性地进行大棚蔬菜的施肥。氮肥的使用要控制合理的范围内,尤其不能过量施肥,收获前20天一定要禁止化学肥料的施用。
4、 激素的滥用
当前大棚种植中,激素的使用不当现象普遍存在着,如激素使用浓度过大,施用时期不适宜,以及多次重复施用等等,以上这些做法都会造成蔬菜生产的损失。在低温期坐果激素若浓度施用过大,就易导致蔬菜的畸形。所以,要了解其作用机理,对浓度、使用时间、使用的次数等熟练掌握,恰到好处的运用。
5、管理欠佳
在种植和管理中,要能够抓住重点。如越夏保护地栽培,从播种开始要全程保护,对暴雨、高温、虫害、强光等进行预防,另一方面,越冬蔬菜栽培,要做好保温、增光和降湿等措施。另外,若气温超过30℃,或低于10℃,要特别注意采取管理措施。
6、利用不足
在大棚的蔬菜设施栽培中,这是另一个极端,或用于蔬菜育苗,或用于早春一季栽培,或仅起到搭架爬蔓作用,对“两网一膜”等配套设施的应用并不注重。拿遮阳网来说,在夏秋季节它可遮阴、降温和防虫;在冬季,它又可保温。塑料薄膜可增温、可保温、可增湿、还可防雨,就是为了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防止病害和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数量。优质无公害蔬菜、越冬栽培等用得到设施栽培,使蔬菜实现周年生产和供应,提高效益。
二、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效益的方法
1、对市场进行考察,瞄准市场再种植
大棚蔬菜的种植和生产要瞄准市场的空档,比人优、比人多、比人早。调查市场需求,进行拾遗补缺,发展精、细、优、特蔬菜,或者是一些较高档蔬菜。
2、提高复种指数
不同的蔬菜、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长特点,要根据种植品种、时间和特点来进行优良品种的选择,对茬口进行合理安排,多茬种植、立体栽培等方式,来增加复种指数。
3、对园土的消毒
由于大棚的蔬菜连坐次数较多,更容易发生较重的病虫害,所以在播种前或定植前,使用化学剂来消毒园土,大多都是用40%多菌灵,或者是50%甲基托布津。每平方米大概用8到10克,水加3公斤,大概掺土6公斤混合,撒到地里消毒,再整地。
4、膜下滴灌
这种方式的采用能够节水、省时省力、高产,同时还能 降低棚室的湿度,破坏病菌的侵染和生存条件,控制其生存和扩散。
5、 采用双层薄膜保温
双层保温,就是在棚内加地膜或小拱棚,可更好的保温。实验表明,棚内加地膜,能使地温增高2℃到3℃;小拱棚,可小棚内温度保持10℃以上,保证蔬菜在冬季也能够正常地生长。
6、 反光膜
在棚内北侧置铝合金反光膜,或者是挂银色薄膜,对棚内的北侧弱光区光照强度明显增强,提高棚室温度。
7、嫁接技术
选用根系发达,同时有较强抗病力的品种作为枮木,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来警醒接穗嫁接,克服重茬障碍,达到抗病、抗寒、优质和高产的目的。例如,黑子南瓜作枮木进行黄瓜的嫁接,延长黄瓜的生长发育,产量高,同时有效防止黄瓜枯萎病。
8、 二氧化碳气肥的加施
通过在黄瓜、菜花等多种蔬菜上的实验,二氧化碳气肥能够促使蔬菜增产,且能提前早熟上市,使蔬菜的商品性和耐贮性得到增强。
9、氨害的预防
棚内蔬菜的多量有机肥和氮素化肥的施用,由于其分解时会产生氨气,如果不能对通气、换气提起注意,易产生氨害。在棚内栽培的蔬菜,要尽量降低氮肥的用量,并及时对蔬菜进行浇水,肥料深施,并且覆土,常常注意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