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进入深冬的寿光透出些许寒意,但在寿光市稻田镇何家村的蔬菜批发市场,却是车水马龙,一派热闹景象。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温室大棚蔬菜被抬进收购处,一辆刚装满蔬菜的集装箱车缓缓驶出批发市场,驶上大道。经销商告诉记者:“从一进腊月开始,菜价一路走高,现在油瓜的收购价格已经到了每公斤6块钱,而且还供不应求。刚刚拉走的一万斤油瓜经转运后将出口到俄罗斯。”
“菜经纪”讲科技种菜本领征服菜商
何家村的土地属于黑土和黄土混合着的“二层土”,下雨天土黏,晴天土散,给油瓜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55岁的村民王好胜作为种菜的“老把式”,有自己的一番种菜经。
“原来我一直种植传统作物,效益低不说,很费时费力。转而种油瓜后,因为效益好,我又接连建起了两个油瓜温室蔬菜大棚,三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收入十余万元。”王好胜告诉记者,三个蔬菜大棚全靠他自己种植,落蔓子、摘油瓜忙不过来时,会从劳务市场雇几个小工帮忙打理。在这里,王好胜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诀,菜种得好,不能光看,还得肯学习,仅种植类的书籍他就有四五十本,如何管理、如何施肥,怎样才能提高坐果率……用王好胜的话说,“种菜也得懂门道、学知识,提高蔬菜的科技含量”。为验证王好胜的蔬菜到底种得好不好,记者跟随他来到蔬菜大棚内,掀开草帘子进入蔬菜大棚,里面温暖如春,一棵棵油瓜植株紧挨,叶字青翠欲滴,绿色的油瓜挂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2011年,何家村依据菜农的种植需求,专门规划了高标准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区,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益,而且充分利用了村里的土地。目前,全村600多户,1400余个蔬菜大棚,主要轮植小黄瓜和油瓜,仅油瓜的日销量就达20余万斤,一年下来,户均收入近20万元,油瓜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收购价最高时能达到每公斤15元。
品质有了保障绿色蔬菜吸引八方来客
在何家村采访时,记者在几个蔬菜大棚内几乎看到了相同的景象:黄瓜翠绿、青椒满枝……喜悦的菜农正在忙着采摘、处理、包装。一位菜农舎诉记者说:“这蔬菜大棚里的蔬菜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使用生长调节剂,而是使用液态氨基酸、食用菌废弃料做肥料,是完全按照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标准生产的绿色蔬菜,吃起来口感特别好,所以,一些国外的客商连续十余年来一直青睐于这些蔬菜,尤其是春节期间销售特别旺。”
为壮大油瓜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何家村委牵头注册了“南吕何家牌”油瓜商标,成立了南吕何家专业合作社,以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销售产品为主。现在,这个村办合作社的路子越走越宽,不仅帮当地菜农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带动村民们趟出了致富路,激发了他们种植蔬菜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近年来,为保证蔬菜大棚产的蔬菜品质,我市在蔬菜标准化生产上大做文章,做到“无公害”、“绿色”。品质有了保障,市场自然打开,菜农不再为卖菜发愁。截至目前,我市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达到85.6万亩,注册农产品商标980余件,有503种蔬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打造了“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知名商标,15处基地获得了国家“三品”认证,面积71万亩,年产量上百万吨,吸引来了北京、天津、上海、安徽、黑龙江等地的菜商,蔬菜远销海内外。
(作者:王萍)